知瞭汽车/正琦
新动力变革的大潮在近几年的全球汽车市集似乎渐渐有落潮的迹象。天然在中国和好意思国,各路新势力还在呐喊大进,但欧洲各路车企似乎打起了退堂饱读。

奥迪近日也关闭了一家生产电动车的工场,而闭厂原因则令东说念主闻之心酸。
1.Q8 e-tron销量不足预期,接盘侠难找
奥迪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的新动力车工场是公共集团在比利时最大的汽车工场之一。领有近3000名职工的工场亦然比利时当地汽车产业链的伏击一环。
但这家工场却堕入了停工的困境。该工场之前一直在生产奥迪旗下的高端新动力车型Q8 e-tron与Q8 Sportback e-tron,但这两款车型的销量却不尽如东说念见识。
况且奥迪自家的Q6 e-tron还对Q8 e-tron的销量产生了冲击。于是在7月就传出音问,奥迪高层在计议提前适度Q8 e-tron生产。比利时布鲁塞尔工场的停工则确认了这则音问确凿凿性。
再加上现在莫得投资东说念主恬逸不绝“供血”,导致奥迪很可能将于2025年2月关闭这家工场。事实上,奥迪这家新动力车工场的关闭也体现着现在欧洲传统车企在新动力期间的难熬处境。
2.传统车企触电即“瘫”,销量消沉解药难寻
前几年奥迪关于新动力产业的布局弗成谓不积极,渊博的新动力车型以及住手研发内燃机的策画齐涌现出奥迪转型的决心。但是粗重了好几年,现在的奥迪仍然莫得拿得入手的高销量新动力车型。
以中国市集为例,奥迪销量最佳的纯电车型是Q4 e-tron,但是每月不到2000的销量不仅比不上各路新势力,以至还不如自家的A7L这种销量平平的车型。
不仅是奥迪,飞驰、良马在电气化之后齐出现了“销量躺平”的情况。在中国,飞驰EQE打骨折卖车月销量也难以跨越一千。
良马i3在优惠高达10万以上的情况下销量也不外在2000辆足下。这些传统车企在“触电”后销量集体“瘫痪”,形成这一形态的原因除了自己车辆智能化、性价比不足外,背后还有更伏击的原因。
3.产业链依赖东方大国,欧盟急需中国力量
良马、飞驰以及奥迪分娩的电车天然驾驶质感可以,但是许多车型齐是油车平台的“油改电”,因此体验感并不比其他新动力车型好些许。
同期由于智能化水平并不算高,导致BBA的电车在智能驾驶、东说念主车互动上的上风莫得突显出来。此外,BBA的电车天然续航虚标情况不露出,但全体续航里程也莫得太大上风。
形成这种形态的原因一方面在于BBA信守我方的油车期间的调教格调与品牌调性,弗成能在短时刻内纵欲调教、创造出来一种既有BBA格调又能充分得志新动力车破钞者口味的新车系。
另一方面,欧洲居高不下的制形资本也给BBA转型电车带来了艰难。无论是比利时仍是德国,其用工资本以及详细制形资本齐远远高于中国。再加上莫得像宁德期间、弗迪、蜂巢动力这么的大电板供应商,欧洲新动力车的制形资本较高,很难得到市集上风。
天然,中欧配合是一条互惠互赢的说念路,一方面欧洲众多的市集将消化中国近乎豪阔的新动力产能,另一方面中国较低的综结伙本与全产业链也可以灵验裁汰均车费本。
但是欧洲“腾贵”的政客们似乎关于中国开出的价码并不舒服,对华新动力车不停加码关税即是在施压,他们期待中国会作念出败北,从而能廉价收割中国的新动力车时间。但很露出,面临不停倒闭的工场与越亏越多的新动力形势,这些政客在这种众多的压力下也撑不了太久。